省美协副主席张国忠应邀来我校作讲座

作者: 时间:2014-03-24 点击数:

3月24日,在第四届高原油画展举办期间,我校邀请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张国忠作主题性创作的时代性的学术讲座。美术系系主任杨瑞洪教授主持讲座,美术系部分师生听取讲座。 

  张国忠分享了历届全国美展、全国青年美展的作品。讲座中,张国忠认为,1949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成立,是全国政协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缔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1957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1980年,举行了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2010年,举行了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确定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青年美展。在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中,作品在题材上集中于表现农奴翻身做主人、民族团结等方面。特别是在2010年后,作品题材选择从教条走向多元。在全国美展中,每一个时代更是有代表时代节奏的主题作品。早期作品如《开国大典》、《毛主席去安源》、《人民和总理》,集中选择了宏大的题材,领袖的题材,表现祖国与人民、领袖与人民的关系。1980年后,以罗中立、陈丹青、汪建伟等为代表,在《父亲》、《青春》、《亲爱的妈妈》等作品中集中表现了迷惘等主题,切合了文化大革命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改革开放前一代人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迷惘”。是谓“伤痕”绘画,以后则回归到“乡土”题材。尤其在1987年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开始出现“反思”,油画领域也开始呼唤用自己的语言表现题材。作品不追求真实还原,开始呈现从具象走向抽象,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外倾逐渐走向内倾等特点。 
  在全国美展来临之际,在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来临之际,张国忠希望,我校美术系师生,在取得已有成绩基础上,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积极运用适合自己的造型语言,注意阅览高水平展览,认真参加写生实践,争取在全国美展、在大学生艺术节中多出成果,再创佳绩。 
  杨瑞洪在总结中认为,张国忠的讲座,梳理了1949年后我国油画发展的脉络,青年学子应把握时代脉搏,注意时代性、个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争取创作出优秀作品。

 

摄影:杨艳 吴冬梅

编辑:周正 

编审:梁建东

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