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天气预报知识科普讲座

作者: 时间:2017-04-15 点击数:

   为加强地理学科建设交流,深入推进学术专业探讨工作,2017年12月13日下午两点三十分,由科技处和宣传部主办的、资源与环境学院与九州地理协会承办的天气预报知识科普讲座于树人楼c303顺利举办。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四川省都江堰市气象台台长张舒姝等一行五人为我院地理教育专业学生作有关天气预报知识科普报告。我院院长杨子松教授与我院地理教育专业全体师生共同聆听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舒姝老师就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影响四川天气的主要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防灾减灾气象防御四个方面展开讲述。她详细地讲解天气预报制作的具体过程,包括气象资料的收集、制作与分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和制作电视节目六个步骤。她谈到,气象资料可以通过地面观测、高空观测、雷达和卫星来收集,其中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共同构成了全球卫星观测系统,对全球五大圈层进行监测。随即,她介绍了影响四川天气的八个主要天气系统,并以漫画人物的形式,生动形象的阐释副热带高压与青藏高压对成都天气的不同影响,她风趣幽默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引发了对气象气候知识的浓厚兴趣。她讲到,现阶段人工降雨可以通过飞机作业、高炮作业和火箭作业散播催化剂,从而实现人工影响天气,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并就目前而言,没有发现人工降雨造成生态污染。在应对强对流天气时,我们应通过关注气象台,网页查询等方式做好前期预备并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她也为在座师生普及有关预防雷电、大风、冰雹和短期强降水天气的科普知识。讲座期间,她不仅讲解了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而且深度介绍了一些现代天气监测仪器的构成与运用,给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的科普讲座。

   通过此次讲座,我院地理教育专业同学们对天气预报制作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升了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应用,为不断提高同学们的专业素养 ,深入推进我院善思善学,学用结合的优良学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