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福教授举办“杜甫与巴蜀文化”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18-12-11 点击数:

    12月10日晚7:30,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张宗福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杜甫与巴蜀文化”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谭文旗教授主持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聆听讲座,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

    张宗福教授从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杜诗与巴蜀文化关系杜甫的巴蜀诗生动地揭示巴人蜀人文化人格中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也批判性地展示巴蜀的民风民俗、巴蜀历史文化遗迹而引发的杰出人物的思考尤为深刻,以歌咏诸葛亮、陈子昂、司马相如的诗作为例,诗人将着眼点放在对这些历史人物承载的巴蜀文化的独特精神与价值进行诗意阐扬方面等四个方面揭示杜甫与巴蜀文化的关系。张宗福教授认为,巴蜀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蜀文化是长江文化的一部分,自其发展的延续性与表现形式的延续性,巴蜀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石器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化时代,从成都宝墩文化的初期城市文明,到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的殷商西周文化,再到战国时期的开明王氏,以及传说中的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勾勒出巴蜀文化产生、发展的大体轮廓。杜甫公元759年到成都开启了他在巴蜀的寓居、漂泊生活,创作了906首诗作,可以说,巴蜀文化成就了杜甫,成就了杜诗。

    之后,谭文旗教授进行总结性发言,对该讲座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多学多问,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