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教育创新科研团队

作者: 时间:2020-12-16 点击数: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高级教练1人、国家级裁判3人、国家级体育场地与认证器材验收专家1人、国际田联教练员讲师1人、中国田径协会教练员讲师1人。

本团队以运动促进健康为理念,长期致力于提升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适能水平,创新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创新儿童青少年体适能产业发展,服务竞技体育与体育强国建设,并以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团队成员过去以来,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多项,团队以我校体育与健康学院、学校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名师工作室、省内青少儿训练专家团队为依托,通过产、学、研创新平台运作, 对内抓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对外主动与社会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搞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已取得超10篇国内外核心期刊科研成果和数十篇其他科研成果。

 

二、科研平台

本团队科研平台现有:阿坝师范学院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名师工作室、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联合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青少年功能训练科研中心”,目前拥有国内使用量最大的“睿来儿童体质检测站”(已授牌,价值1.5/三年)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体能训练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价值上百万元的科研共享设备,具备开展相关科研的各项条件。

 

三、团队成员

1

李晓斌

副教授

体适能教学训练专家

2

龙正印

教授

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

3

卢永雪

教授

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4

王永安

教授、博士

体育学院院长、博导、硕导

5

涂晏豪

副教授、博士

硕导、国家级教练、体能训练中心主任

6

李家发

副教授、硕士

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7

刘官秀

讲师、硕士

指导校跳绳协会

8

助教、硕士

指导校健身健美协会

9

郭晓宇

助教、硕士

指导校户外运动

10

助教、硕士

指导校田径协会

 

四、研究方向

  1. 儿童青少年体适能教学与训练

  2. 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3. 新时代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涵

     

五、代表性项目和成果

  1. 代表性项目: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实施机制的实证”(09CTY010

  3. 阿坝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JY16-02);

  4. 阿坝师范学院2017年质量工作教学教改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71230);

  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基本17-41);

  6. 田径短跑接力项目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保障项目资助(委18-14);

     

    代表性成果:

    1GymAware在优秀投掷运动员赛前力量训练中的运用研究——基于VBT训练原理.涂晏豪,冯彬,李维宾.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2-03-25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李家发,龙正印,陈松,卢永雪,都慧慧.体育科技 . 2018(06)

    3、低频振动负荷训练对人体膝关节肌肉力量作用效果的实验研究.李家发.四川体育科学. 2020,39(03)

    4、短跑不同模式速度耐力训练对肌肉损伤的影响.姜自立,李晓斌,刘瑞东,李钊,李庆.中国体育科技. 2018,54(05)北大核心CSSCI

    5 体育强国视阈下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综合干预研究。刘满,李晓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12

 

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