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从组建本科研团队开始,便考虑到成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各个方面,组成了一支有七位教师形成的较为合理的科研团队,集中了老教师的经验与青年教师的活力、高级教师的成熟与初级教师的进取精神,涉及到计算智能与模式识别团队的学院包括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以上学院的场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足以支撑相关研究的开展,代表了学校科研的水平,为学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懂业务是这一团队的一个特色,成员由学院教学骨干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业务领导组成,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本团队现有教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
二、团队成员
科研团队的人员组成 |
姓名 |
年龄 |
专业技术职务 |
学历 |
专业 |
研究方向 |
吴文权 |
51 |
教授 |
本科 |
数学 |
数学算法研究 |
李清茂 |
46 |
教授 |
研究生 |
计算机 |
主题图算法研究 |
罗南超 |
44 |
教授 |
本科 |
计算机 |
云计算、网络研究 |
莫建麟 |
37 |
副教授 |
本科 |
信息 |
物联网、通信研究 |
王玉晶 |
37 |
讲师 |
研究生 |
信息 |
神经网络、情感计算 |
廖文果 |
37 |
讲师 |
研究生 |
计算机 |
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
孙丹 |
33 |
讲师 |
研究生 |
计算机 |
图像处理研究 |
三、研究方向
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小波变换算法;
图像处理、情感识别、模式识别;
物联网入侵检测算法。
四、代表性项目和成果
立项阿坝州州级课题2项,教育部产学研课题2项,到账科研经费7万元,结题教育厅课题1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校级专项课题2项。
近三年共发表论文9篇,其中核心期刊7篇:
1.基于空-频域映射与虚警抑制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01
2.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近红外光人脸检测中的研究,《激光杂志》,2019.04
3.基于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的激光雷达图像补偿,《激光杂志》,2019.05
4.人脸局部遮挡表情特征快速识别方法仿真,《计算机仿真》,2019.06
5.神经网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表面压力识别,《激光杂志》,2019.05
6.视频监控领域深度特征编码的行人检测算法,《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9.07
7.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室内定位方法设计,《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4
8.基于问题导向的质量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文教资料》,2019.07
9.对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
10.基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