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Thang-ga)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
2017年3月21日上午十点,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象雄绘画传承人、一级唐卡画师赤增绕旦院长主讲的《探寻藏族唐卡艺术的渊源》在我校图书馆学术交流厅顺利开展。阿坝师范学院校长向武教授出席本次讲座。美术系师生到场聆听,本次演讲由美术系主任杨瑞洪教授主持。
讲座首先由我系主任杨瑞洪教授介绍赤增绕旦院长的唐卡生涯。其次由一级唐卡画师赤增绕旦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佛教文化传入之前的西藏本土的美术概况及艺术风格以及唐卡的制作过程。他谈到,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重大,意义深远。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的科学画等等,因此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赤增绕旦老师特别强调,作为一个艺术人,其价值不在于获取制作唐卡的矿物颜料的艰难,不在于制作唐卡花费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制作人的思想,这是金钱和物质不能衡量。
在本次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师生纷纷踊跃提问,一级唐卡画师赤增绕旦老师一一作了详细解答。
最后由阿坝师范学院校长向武教授向赤增绕旦老师颁发“客座教授”证书,赤增绕旦老师向学校及美术系赠送哈达与唐卡画册,以作纪念。
本次讲座增进了同学们对唐卡艺术的了解,进一步丰富了我校学生民族民间艺术知识,增强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激发了同学们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