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解读讲座

作者: 时间:2016-10-21 点击数:

     10月19日下午,我校思想政治课教研部主任余松教授在南苑剧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全校部分师生聆听了讲座。预科部党总支书记江先蓉主持活动。

    余松从“四大基本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余松以其渊博的学识,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同学们讲述了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就核心价值观延伸至四个概念: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对这四个词依次进行了讲解:价值是商品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事物的中心,是判断是非的标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六个“有所”,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死有所归。他认为只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后,他分析了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理由骄傲,自豪和自信。他提出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礼”、“智”、“信”,并对这五个字做了详细的解读。他着重强调了民族团结,认为我们应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最后,他告诉我们应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从多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觉悟;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德”建设;自觉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精诚团结;充分挖掘和发挥,培养践行“我的责任”意识;共产党员应成为先锋模范,各级干部要立好标杆;敢于喊出“向我看齐”。

    讲座在余松理论的高度、理性的解读和体悟下圆满结束。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明白了应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做一名有知识、有修养、有能力和有教养的合格大学生。

科研与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