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下午,我校原中文系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赵曦教授应邀回校作题为“从司马迁的作事东南收于西北解读藏羌文明当下的价值”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中文系副主任谭文旗教授主持。中文系全体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首先,赵曦教授真挚地表达了对学校的深深眷恋,并对学校成功升本表示衷心祝贺。他讲到,作为学校的退休教师,看到学校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到师生们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的朝气,特别是作为曾经的中文系副主任,看到在“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中文系取得如此喜人的成就,心中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紧接着,赵曦教授从司马迁的“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一名句入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藏羌文化这一庞大支系从古至今的发展情况,并阐明了西北文化的本质与特征、藏羌文明的价值与意义。
赵曦教授讲到,“藏羌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古代文明一颗灿烂的明珠。”“自甲骨文时代我国就有了羌族文化的记载,并伴随朝代的发展延续至今,由此可见,藏羌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文化发展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在交流中汲取精华,稳步发展,使其源远流长。”他从时间和空间上深入浅出地地阐释了“巫史文化”、“游牧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藏羌文化的密切关系。他用 “讲历史故事”、“文化比较”、“羌语展示”等相结合的解说方法将藏羌人民崇拜自然、依顺自然这一突出特点和藏羌历史的发展脉络勾勒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彰显着藏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在座师生对藏羌文化更增添了一份深深的敬畏感。
本次讲座不仅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了藏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而且激发了广大师生对藏羌文化的热爱和研究兴趣。